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争议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陈继儒争议

陈继儒争议

查看陈继儒全诗

  陈继儒曾隐居小昆山,得了隐士之名,却又经常周旋于官绅间,遂为一些人所诟病。诟病者认为隐士就要声闻不彰,息影山林,而不应身在江海之上而心居魏阙(指朝廷)之下。直到清乾隆间,蒋士铨作传奇《临川梦·隐奸》的出场诗,不少人就认为是刺陈眉公的。全诗是:“妆点山林大架子,附庸风雅小名家。终南捷径无心走,处士虚声尽力夸。獭祭诗书充著作,蝇营钟鼎润烟霞。翩然一只云间鹤,飞去飞来宰相衙。”松江古称云间,故有刺陈之说。

  而陈眉公中庭书一联云:

  天为补贫偏与健

  人因见懒误称高

  此联系集陆放翁诗联,名虽谦抑,实则简傲。“误称高”三字,其中包涵了复杂的心情:是真“高”还是假“高”,是应该称谓还是“误称”了,当然,其中也有辩解的成分。辩解归辩解,然而巧言岂能无本意?

  对于陈眉公的“飞去飞来宰相衙”之行为,就连其同时代的人也当面讥斥的。梁章钜的儿子梁恭辰所撰的《巧对续录》记载,陈眉公在王荆石家遇一显宦,显宦问王荆石:“此位何人?”荆石回答说:“山人”。显宦曰:“既是山人,何不到山里去?”讥讽陈眉公在门下也。在吃饭时,显宦出令曰:“首要鸟名,中要《四书》,末要曲一句承上意。令曰:“十姊妹嫁了八哥,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只是二女将靠谁?”众客寂然,摇头莫能对,显宦喜形于色,众人都将目光落在陈眉公身上。陈眉公对之曰:“画眉儿嫁了白头翁,吾老矣,无能为也矣,辜负了青春年少。”

  对语颇妙,作为文学家名或不虚,时人讥之,恐怕周旋官绅间亦是属实。

推荐古诗: 勤政楼西老柳竹枝(竹枝苦怨怨何人)饮中八仙歌诸将五首(其二)贾生出塞作菊花念奴娇(水天空阔)望江南(随身伴)水调歌头(久有凌云志)

推荐诗句: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薄物细故  薄:微小;物:事物;故:事故。指微小的事情。
  • 不分畛域  畛域:范围,界限。不分界限、范围。也比喻不分彼此。
  • 不可多得  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
  • 不知深浅  形容不懂得事情的利害。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 百般折磨  用各种方式使人在肉体上、精神上遭受痛苦。
  • 白鱼登舟  为殷亡周兴之兆。同“白鱼入舟”。
  • 泛萍浮梗  浮动在水面的萍草和树根。比喻踪迹漂泊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