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绍,生卒年不详。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中进士,受职架阁官。邵武人李南叔收录严羽的诗和评辑为《沧浪吟》,黄公绍为这本书撰写序言,极力推荐,使这部名著特别是《沧浪诗话》得以广泛流传,蜚声中外。宋亡,他弃官返籍,筑室于今邵武市西樵岚溪畔,并以宋代名儒胡安国“心要在腔子里”为格言,把书室命名为“在轩”,以表明他专心致志于治学的志向。
黄公绍博洽古今,潜心著作。他精通“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方法),约在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前,以《说文解字》为本,参考宋、元以前的字书、韵书,撰《古今韵会》,成为字书训诂集大成的著作。另与熊忠合编《古今韵会举要》。黄公绍生前著作很多,现仅存《在轩集》1卷,有文30篇,诗约28首。
推荐古诗:
赋得妾薄命、
宫辞、
正月崇让宅、
长安古意、
陇西行、
送梓州李使君、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出师讨满夷自瓜洲至金陵(缟素临江誓来胡)、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推荐诗句: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山无陵,江水为竭、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蜡明经 白蜡:比喻光秃空白。明经: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比喻屡试不中。
- 百闻不如一见 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 摆袖却金 比喻为人廉洁,不受贿赂。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伯歌季舞 伯:大哥;季:小弟。哥哥唱歌,弟弟跳舞。比喻兄弟之间亲密无间。
- 不揣冒昧 用于没有慎重考虑就轻率行事的客气话。
- 不差毫厘 不差一毫一厘。
- 不打不成相识 指经过交手,彼此了解,结交起来就更投合。
- 不教而杀 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