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评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执辔评析

执辔评析

查看执辔全诗

  这是孔子回答闵子骞问政的一篇对话。孔子把治理民比喻为驾驭马,把德法比喻为衔勒。德法为御民之具,衔勒为御马之具。“善御民者,壹其德法,正其百官,以均齐民力,和安民心”,“善御马者,正衔勒,齐辔策,均马力,和马心”。治民“无德法而用刑,民必流,国必亡”,御马“无衔勒而用棰策,马必伤,车必败”。接着又讲六官犹如马缰绳,天子控制好六官,并定期对他们进行整饬、考核,这是“治国之要”。

推荐古诗: 宴桃源(频日雅欢幽会)清平乐(别来春半)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渡浙江问舟中人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积雨辋川庄作寄荆州张丞相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梅村(枳篱茅舍掩苍苔)

推荐诗句: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哀告宾服  宾服:古指诸侯或边远部落按时朝贡,表示依服、服从。后泛指归顺、服从。指哀求饶恕,愿意服从。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并蒂芙蓉  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美。
  • 薄寒中人  薄寒:轻微的寒气。中人:伤人。指轻微的寒气也能伤害人的身体。也比喻人在衰老或患难之中时经不住轻微的打击。
  • 不当人子  表示歉意或感谢的话,意思是罪过,不敢当。
  • 不过尔尔  尔(前):如此,这样;尔(后):通“耳”,罢了。不过这样罢了。有轻视人的意思。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企及  企:希望;及:达到。没有希望达到。形容远远赶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