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礼崩乐坏,社会混乱,孔子想用礼、乐来恢复社会的正常秩序。“孔子闲居”篇讲的就是孔子对礼的一些重要见解,如什么是礼,怎样做才符合礼,并全面地论述了礼的功用:“郊社之礼,所以仁鬼神也;禘尝之礼,所以仁昭穆也;馈奠之礼,所以仁死丧也;射飨之礼,所以仁乡党也;食飨之礼,所以仁宾客也。”认为“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伥伥乎何所之?譬犹终夜有求于幽室之中,非烛何以见?故无礼则手足无所措,耳目无所加,进退揖让无所制”。
推荐古诗:
怨歌行、
忆江南(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牡丹、
秋夕贫居述怀、
贫女、
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
浣溪沙(绣幕芙蓉一笑开)、
对月寓怀(时逢三五便团圆)、
红楼梦十二曲—乐中悲(襁褓中)
推荐诗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巴山蜀水 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 白发青衫 青衫:无功名者的服饰。谓年老而功名未就。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水一战 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必里迟离 阴历九月九日。
- 闭门羹 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
- 闭门投辖 辖:车轴的键,去辖则车不能行。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连祸结 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