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这首诗就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这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那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推荐古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
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
雪晴晚望、
次北固山下、
使至塞上、
浣溪沙(髻子伤春懒更梳)、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五古(去去思君深)、
无题(大江歌罢掉头东)、
别诸弟(梦魂常向故乡驰)
推荐诗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拨云见日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登大雅之堂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 不可思议 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 不求甚解 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 不值一顾 顾:看。不值得一看。形容瞧不起某事物。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