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以《舟战》为题,旨在阐述水上作战如何正确利用自然地理条件的问题。它认为,凡与敌人在江湖水上作战,必须依靠舰船装备,且应选择上风上流处。因为,位于上风,可以利用风势纵火焚毁敌人;占据上流,可用战舰乘流而下冲击敌人。历史的经验表明,战争总是在一定空间进行的,因而地理条件对作战双方都有重要制约作用。在武器装备不发达的古代,特别是冷兵器时代,借助风力、水势对敌人作战,这是古代战争指导者经常采用的战法之一。春秋时期的吴楚长岸(位于今安徽当涂西南三十里的东、西夹江处)之战,便是借助水势作战的一例。
周景王二十年(公元前525年),吴国公子光率军进攻楚国,双方相持于长岸,楚令尹阳匄用占卜预测胜负,认为交战对楚不利;但司马子鱼却认为楚军地处江水上流,可借助水势冲击吴军。于是,他指挥楚国水军乘流而下猛冲吴军,一战而败之,并虏获吴国先王乘坐的一艘名叫“馀皇“的大船。
楚军的获胜,说明了正确利用自然地理条件,是战争指导者不可不加注意的问题。
推荐古诗:
玉台观、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春日上方即事、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春晴怀故园海棠(竹边台榭水边亭)、
石上偈(无才可去补苍天)、
出嘉峪关感赋(严关百尺界天西)、
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
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
满庭芳(归去来兮)
推荐诗句: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碍难从命 碍:妨碍;从:听从。由于有所妨碍,难以遵从吩咐,是委婉拒绝对方要求的话。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犀擢象 擢:提升。比喻提拔才能出众的人。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头偕老 白头:头发白;偕:共同。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 百端待举 有很多事情等着要兴办。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毕恭毕敬 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 病从口入 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
- 博洽多闻 洽:广博;闻:见闻。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 博物洽闻 广知事物,学识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