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觉得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到那儿去看看当年题过字的破壁了。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们的题壁,是不是同飞鸿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呢!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
注释①子由:苏轼弟苏辙字子由。② 渑池:今河南渑(miǎn)池县。这首诗是和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而作。③“人生”句:此是和作,苏轼依苏辙原作中提到的雪泥引发出人生之感。④老僧:即指奉闲。据苏辙原诗自注:“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老僧奉闲之壁。”⑤坏壁:指奉闲僧舍。嘉祐三年(1056),苏轼与苏辙赴京应举途中曾寄宿奉贤僧舍并题诗僧壁。⑥蹇驴:蹇(jiǎn)跛脚。苏轼自注:“往岁,马死于二陵(按即崤山,在渑池西),骑驴至渑池。”
推荐古诗:
春思、
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银台金阙夕沉、
登观音台望城、
秋夕、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筹笔驿、
扬子津望京口、
与诸子登岘山、
六年春遣怀八首(伴客销愁长日饮)、
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推荐诗句: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八街九陌 形容城市的街道纵横,市面繁华。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把持不定 没有明确的主见,游移反复。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波谲云诡 谲:诡:怪异,变化。好象云彩和水波那样,形态不可捉摸。原形容房屋构造就象云彩、波浪一样千姿百态。后多形容事物变幻莫测。
- 伯玉知非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 薄命佳人 薄命:福薄命苦。福薄命苦的美女。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