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李百药七岁就会写文章。他的文章和中书舍人陆琇齐名。有一次他的父亲设宴请客,有人谈论起徐陵的文章,说到其中的一句:"收割琅邪的稻谷"。在座的人都不理解,说没有这一回事。李百药在旁边说:"《春秋》记载。禹阝国曾耕种稻谷,禹阝国在琅邪开阳县境内。"大家都惊喜地说:"这个孩子真是神童啊!"李百药从小多病,祖母给他起名叫"百药"。他是名臣的后代。继承了先辈的才能和品德,四海之内的著名人士没有不佩服他的。他文章写得既华美又深刻,尤其擅长写五言诗。不论是砍柴的孩子,还是放牛的儿童,他都赞美歌颂。他告老还乡以后,更加怡然自得,砍柴耕种,宴请朋友,谈论诗文,尽情实现自己的愿望。他活了八十五岁,从前因为奉和太宗帝的诗篇。大宗皇帝在写给他的亲笔信中说:"你为什么身体老了,而才能和智慧仍以壮年;为什么牙齿旧了,而文章和思想富有新意?"李百药的儿子李安期,永徵末年被任命为中书舍人,三代人全都负责起草管理皇帝的诏书。李安期的孙子李义仲又成为中书舍人。
推荐古诗:
日日、
开元乐(心事数茎白发)、
山中、
武陵春(风住生香花已尽)、
颂(春有百花秋有月)、
素馨(金碧佳人堕马妆)、
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
江城子(翠蛾羞黛怯人看)、
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
郊行(柔桑采尽绿阴稀)
推荐诗句: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暗箭伤人 放冷箭伤害人。比喻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人。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水鉴心 白水:清水;鉴:照。清澈的水能照见人的心。形容人心像明净的水一样纯洁。
- 百辞莫辩 用任何话语都无法辩白。
- 百读不厌 厌:厌烦,厌倦。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 百炼成钢 比喻经过长期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 百无聊赖 聊赖:依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 败德辱行 败坏道德和操守。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本趋末 古代常以农业为本,手工、商贾为末。指背离主要部分,追求细微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