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刘禹锡于公元824年(唐穆宗长庆四年)所作。是年,刘禹锡由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刺史调任和州(治今安徽和县)刺史,在沿江东下赴任的途中,经西塞山时,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比较严重。唐宪宗时期,唐朝曾经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不过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公元821年到822年河北三镇又恢复了割据局面。此诗即为作者结合当时形势而作。
推荐古诗:
梁园吟(我浮黄河去京阙)、
送朱大入秦、
辛夷坞、
长寿乐(微寒应候)、
浣溪沙(天末同云暗四垂)、
菩萨蛮(茫茫九派流中国)、
梦(很多的梦)、
希望(我从山中来)、
苏慕遮(向来痴)、
虞姬墓(帐下佳人拭泪痕)
推荐诗句: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黯然神伤 指心神悲沮的样子。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八音迭奏 八音:古代对乐器的统称;迭:交互,轮流。八类乐器轮番演奏。表示器乐齐全,演奏场面盛大。
- 拔宅上升 拔:拔起;宅:住宅。古代传说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
- 笔大如椽 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 伯仲之间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间:中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惑之年 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言喻 喻:说明,告知。不能用言语来说明。
- 不吝珠玉 吝:舍不得。不要舍不得好的东西。恳切希望别人给予指教的谦词。
- 不偏不倚 倚:偏。不偏向任何一方。表示中立或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