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说:我听说人身上的十二经脉和自然界的十二经水相对应,十二经水的五色各不相同,而人的气血是一样的,那么怎么对应呢?
岐伯说:人的气血,假如能够如一,那么天下的人都成一样的了,哪里会有混乱的情况呢?
黄帝说:我问的是一个人的情况,而不是问普天下众人的情况。
岐伯说:一个人,体内有乱气,天下的众人,体内也都有乱气,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
黄帝说:我想要了解人体内气的清浊是怎样的。
岐伯说:人吃的谷物化生的胃气是浊气,呼吸的空气是清气。清气注于肺,浊气注于胃。水谷浊气中化生的清气,向上出于咽喉;清气中生出的浊气,就会下行。清气浊气互相干扰,升降失常,就叫做乱气。
黄帝问:所谓阴清而阳浊,浊气之中有清气,清气之中有浊气,清气和浊气怎么来分别呢?
岐伯说:清浊之气的大略区别为,清气上升注于肺,浊气下行走于胃。胃里的清气,向上出于口;肺里的浊气,向下注于经脉,内积于气海之中。
黄帝问:各阳经都是浊气所积之处,哪条阳经浊气最甚呢?
岐伯说:手太阳小肠经独受各阳经的浊气为甚,手太阴肺经独受各阴经的清气为甚,清气向上行于面部各窍,浊气向下行于诸经脉。所以,各阴经都接受清气,唯独足太阴脾经接受胃中水谷所化生的浊气。
黄帝问:如何调治清浊气呢?
岐伯说:清气是滑利的,浊气是涩滞的,这是清浊气的属性。因此,刺阳经要深刺且留针;刺阴经要浅刺且急速出针;若清浊二气互相干扰,按常规调治。
推荐古诗:
送范山人归太山、
子夜四时歌、
送路六侍御入朝、
息夫人、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念奴娇(水天空阔)、
己亥杂诗(少年击剑更吹箫)、
七绝(天公丧母地丁忧)、
破阵子(千里茫茫若梦)、
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
推荐诗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哀声叹气 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纸黑字 白纸上写下了黑字。比喻有确凿的文字凭据,不容抵赖或悔改。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班门弄斧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