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虽以《山战》为题,但实质所阐述的是控扼制高点对作战的重要性问题。它认为,无论是在山林或是平原对敌作战,都应先敌抢占制高点,从而使自己处于居高临下的有利态势。这样,既可以发挥兵器的击刺作用,又便于向敌人猛烈冲杀而取胜。这里所引“山陵之战,不仰其高”语,系出自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诸葛亮的《便宜十六策·治军第九》,意思是说,在山地作战,对于已经先于自己而占领了制高点的敌人,不要轻率对它实施仰攻,以免增大部队伤亡而失败。此种主张在冷兵器时代作战,是不无道理的。然而,在火器发达的时代作战,则并非对于先期控扼制高点的敌人一律不能实施仰攻,这要从战场态势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确定是否采用仰攻战法,不可主观教条对待之。这是兵家不可不加具体分析研究的问题。战国末期,即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的赵国救韩反击秦军的阏与之战,赵军之所以能够比较顺利地打败秦军,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赵军统帅赵奢作战指导的正确。他奉命率军离开国都邯郸三十里后,采取止军不前、增垒示敌以固守不战之法,来麻痹秦军,使敌人失去战斗警觉;尔后乘敌不备,“乃卷甲而趋之”,以突然行动迫近秦军,收到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之效。在双方即将展开决战之际,他又一反“有以军事谏者死”的前令,适时采纳了军士许历“先据北山”的正确建议,迅即发兵万人先敌控扼了北山制高点;待秦军刚到,立足未稳之际,立即“纵兵击之”,打敌措手不及,结果大败秦军,遂解除了阏与之围。
推荐古诗:
子夜四时歌、
小寒食舟中作、
石鼓歌、
游终南山、
山中、
秋夜曲、
早朝、
行宫、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推荐诗句: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分守已 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暗箭明枪 比喻各种公开的攻击和暗地里的中伤。
- 拔地摇山 翻动大地,摇撼山岳。形容声势极大。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堵皆作 堵:墙;作:兴建。许多房屋同时建造。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