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滕文公问道:“滕国是个小国,竭力去侍奉大国,却不能免除威胁,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道:“从前,周太王居住在邠地,狄人侵犯那里。(周太王)拿皮裘丝绸送给狄人,不能免遭侵犯;拿好狗良马送给狄人,不能免遭侵犯;拿珠宝玉器送给狄人,还是不能免遭侵犯。于是召集邠地的父老,对他们说:‘狄人想要的是我们的土地。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君子不拿用来养活人的东西害人。你们何必担心没有君主?我要离开这里了。’于是离开邠地,越过梁山,在岐山下建城邑定居下来。邠地的人说:‘是个仁人啊,不能失去他啊。’追随他迁居的人,多得像赶集市一般。也有人说:‘(土地)是必须世世代代守护的,不是能自作主张的,拼了命也不能舍弃它。’请您在这两种办法中选择吧。”
注释1.皮币:动物毛皮和丝绸布帛。2.耆:(qi齐)《诗•鲁颂•閟宫》:“俾尔耆而艾。”《礼记•曲礼》:“六十曰耆。”《礼记•王制》:“耆老皆朝于庠。”《礼记•射仪》:“耆耋好礼。”《说文》:“耆,老也。”古称六十岁曰耆。即老年人之意。3.梁山:在今陕西乾县西北。
推荐古诗:
清平调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
燕子来舟中作、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
漆园、
入京诗(手帕蘑姑与线香)、
菩萨蛮(茫茫九派流中国)、
放歌(天地太无情)
推荐诗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富尊荣 安:安逸;富:富有;尊:尊贵;荣:荣耀。安定富足,尊贵荣华。也指安于富裕安乐的生活。
- 安室利处 指安全便利的处所。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八面圆通 形容为人处事圆滑,处处应付周全。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蜡明经 白蜡:比喻光秃空白。明经: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比喻屡试不中。
- 百思不解 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波涛汹涌 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 补偏救弊 偏:偏差;弊:赞美。补救偏差漏洞,纠正缺点错误。
- 不得已而为之 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