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孟于对蚳蛙说:“您辞去灵丘县长而请求做法官,这似乎有道理,因为可以向齐王进言。可是现在你已经做了好几个月的法官了,还不能向齐王进言吗?” 蚳蛙向齐王进谏,齐王不听。蚳蛙因此辞职而去。齐国人说:“孟子为蚳蛙的考虑倒是有道理,但是他怎样替自己考虑呢?我们就不知道了。” 公都子把齐国人的议论告诉了孟子。 孟子说:“我听说过:有官位的人,如果无法尽其职责就应该辞官不干;有进言责任的人,如果言不听,计不从,就应该辞职不干。至于我,既无官位,又无进言的责任,那我的进退去留,岂不是非常宽松而有自由的回旋余地吗?”
注释(1)蚳蛙:齐国大夫。(2)灵丘:齐国边境邑名。(3)士师:官名,管禁令,狱讼,刑罚等,是法官的通称。(4)公都子:孟子的学生。
推荐古诗:
池上即事、
望驿台、
登乐游原、
山行、
送李侍郎赴常州、
无题二首(来是空言去绝踪)、
燕台诗四首、
春晓、
春宫曲、
寄荆州张丞相
推荐诗句: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傲然挺立 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挺立:像山峰一样高高地耸立。形容坚强而不可动摇。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部论语 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 比物此志 比物:比类,比喻;志:心意。指用事物行为来寄托、表达自己的心意。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茶不饭 不思饮食。形容心事重重。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苟言笑 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 不惑之年 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