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齐国占领燕国后,燕国人反叛。齐王说:“我很是愧对孟子。” 陈贾说:“大王不要忧患。大王自以为和周公相比,谁更爱民,谁更有智慧?” 齐王说:“唉呀,你这是什么话?” 陈贾说:“周公使派他的哥哥管叔监管殷商的遗国,管叔却带领殷族人叛乱;如果周公知道但还这样做,就是不爱民;如果不知道而这样做,就是没有智慧。爱民和智慧,周公都没有尽量做到,何况大王您呢?我请求见孟子并向他解释。” 于是陈贾去见了孟子,见面后陈贾问:“周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孟子说:“是古代的圣贤。” 陈贾说:“他派管叔监管殷族人,但管叔却带领殷族人叛乱,有这回事吗?” 孟子说:“有的。” 陈贾说:“周公知道管叔将要叛乱而还要派他去吗?” 孟子说:“他不知道。” 陈贾说:“那么圣贤之人也会犯错误?” 孟子说:“周公,是弟弟;管叔,是哥哥。周公的过错,不是很近情理吗?况且古时候的君子,有了过错就会改正;如今的君子,有了过错则任其发展。古时候的君子,他的过错,就象日食月食一样,人民都看得见,等到他改正过错时,人民就会很敬仰。如今的君子,何止是让过错顺其自然发展,而且还会编一套言辞来为自己辩解。”
注释1.畔:《书·胤征》:“沈乱于酒,畔官离次。”《论语·颜渊》:“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阳货》:“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庄子·徐无鬼》:“其为人也,上忘而下畔。”这里用为背叛之意。2.陈贾:齐国的大夫。3.食:通“蚀”。《诗·小雅·十月之交》:“彼月而食,则维其常。”《左传·隐公三年经》:“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管子·四时》:“是故圣王日食则修德,月食则修刑。”这里用指为日食月食之意。
推荐古诗:
南陵别儿童入京、
废琴、
南浦别、
题菊花、
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
送张五归山、
离思五首其四、
己亥杂诗(天将何福予蛾眉)、
晨起偶题(城远不闻长短更)、
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
推荐诗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江燕话归成晓别,水花红减似春休西风梧井叶先愁、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
莫道伤高恨远,付与临风笛、
阑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 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来报往 报:通“赴”,迅速。很快地来,很快地去。形容频繁地奔来奔去。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水一战 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 笔大如椽 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髀肉复生 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