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第三节翻译及注释

第三节翻译及注释

查看第三节全诗

译文  周霄问孟子:“古时候的君子也出来做官吗?”  孟子说:“做。《传》上说:‘孔子如果三个月没有见到君子,就会徘徊迟疑,如果要离开此地,必然要施行验证。’所以古时候的人三个月没有见到君子,就会有人去慰问。”  周霄说:“三个月没有见到君子就有人去慰问,不是太急了吗?”孟子说:“读书人如果失去了位置,犹如诸侯失去国家。《礼》书上说:‘诸侯耕种藉田以供给祭祀用品,他们的夫人养蚕缫丝以制作祭祀用衣服。祭祀用的牲畜不肥壮,祭祀用的谷物不洁净,衣服不完备,就不敢用来祭祀。惟有读书人没有田土,则可以不祭祀。’牲畜、器皿、衣服不完备,不敢举行祭礼,就更不敢举行宴会,难道这还不足于去慰问吗?”  周霄又问:“离开此地必然要施行验证,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读书人出来做官,就好象农夫耕地一样;农夫怎么会因为离开此地而舍弃农具呢?”  周霄说:“晋国也是一个读书人可以做官的国家,但没有听说做官有如此急迫的。出来做官如此急迫,君子却怕求官,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男孩生下来就希望为他找到妻室,女孩生下来就希望为她找到夫家,父母的这种心情,是人人都有的。但要是没有父母的许可,没有媒人的介绍,就钴洞偷看,爬墙相爱,那么父母、国人都会看不起他们。古时候的人不是不想出来做官,但讨厌不通过正道。不通过正道而做官的,就跟钻洞爬墙相类似。”

注释1.周霄:魏国人。2.仕:《诗·大雅·文王有声》:“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论语·微子》:“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韩非子·说难》:“此非能仕之所耻也。”这里用为从仕做官之意。3.皇:通“惶”。《诗·豳风·东山》:“皇驳其马。”《诗·豳风·破斧》:“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吕氏春秋·先己》:“督听则奸塞不皇。”俞樾平议:“皇读为惶,谓奸邪闭塞不至惶惑也。”这里用为徘徊迟疑之意。4.载:《易·小畜·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书·皋陶谟》:“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孔传:“载,行;采,事也。”孔颖达疏:“载者,运行之义,故为行也,此谓荐举人者,称其人有德,欲使在上用之,必须言其所行之事。”《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周礼·春官·大宗伯》:“大宾客,则摄而载果。”《老子·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易·坤·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管子·形势》:“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尹知章注:“载,行也。”《小尔雅·广言》:“载,行也。”这里用为施行之意。5.质:《诗·小雅·天保》:“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礼记·中庸》:“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礼记·曲礼上》:“虽质君之前,臣不讳也。”《汉书·王陵传》:“面质吕须於平前。”颜师古注:“质,对也。”这里用为双方对质,验证之意。6.吊:《诗·小雅·天保》:“神之吊矣,诒尔多福。”《左传·襄公十四年》:“有君不弔。”《孟子·梁惠王下》:“诛其君而吊其民。”《淮南子·人间训》:“人皆吊之。”《资治通鉴》:“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这里用为慰问之意。7.助:假借为“藉”。藉:《易·大过·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孟子·滕文公上》:“彻者,彻也;助者,藉也。”《墨子·公输》:“借子杀之。”《韩非子·孤愤》:“其可以借以美名者,以外权重之。”《汉语大字典·草部》:“藉,为凭借之意。”这里用为凭借之意。8.粢:(zich知)《公羊传·桓公十四年》:“御廪者何?粢盛委之所藏也。”《玉篇》:“粢,稷米也。”这里用为古代供祭祀用的谷物之意。

推荐古诗: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蓝桥驿见元九诗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于易水送人一绝咏风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满江红(小小寰球)无题(大江歌罢掉头东)蝴蝶(两个黄蝴蝶)

推荐诗句: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世师  品德学问可以做为百代的表率。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道而驰  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费吹灰之力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言喻  喻:说明,告知。不能用言语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