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贵知变动”,步兵的特点是灵活性大,能适应各种地形、天候和战斗形式,尤其利于险阻复杂的环境。步兵装备有各种长短兵器,攻守进退都比较机动灵活。但步兵的弱点是快速性不如骑,稳固性不如车。因此,在同车、骑交战时,最好能依托险隘的地形,扬己之长、抑敌之长。南宋初年,吴玠就是以此抵挡住金军进攻并屡次获胜的。
建炎四年(1130 年),金军进攻江南受挫,遂转为东守西攻,企图由陕入川,迂回包围,消灭南宋。九月,宋金在富平(今陕西富平北)展开激战,宋军大败,金军进逼四川。吴率兵数千,退守控扼蜀道的要隘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决心凭险据守,绍兴元年(1131 年)三月,金将没立首攻受挫。五月,又与乌鲁、折合二博分兵并进。吴玠针对金军骑兵特点,坚阵固垒,以避其锋,待其进入路狭多石的山谷下马步行时,挥军奋战,大败金军,十月初九,金帅完颜宗弼集兵数万,自宝鸣连营三十里,企图一举打开入川关口。宋军在吴玠的指挥下,依托险隘坚垒,以劲弓强弩轮番射击,打退金军多次猛攻,又以精兵夜袭金营,断其粮道,并在其退路设伏。经过三日激战,金军兵疲粮匮而退,遭宋军伏击大溃,宗弼身中两箭,将士死伤累累,此战,是宋金战争以来宋军获得的首次大捷,鼓舞了南宋军民抗金斗争的信心。此后,吴玠又指挥南宋军民,相继取得了饶凤关、仙人关大捷,彻底粉碎了金军由陕入川的企图,胜利地保卫了川陕大门。
金军以弓马骑射见长,但西北一带山势险峻,易守难攻,骑兵的优势无从发挥。而宋军却是以步兵为主,灵活机动,吴玠之所以屡败金军,关键在于他每战都能够根据敌我双方的不同特点,“必先占高原必胜之利”,健金骑兵无法施展其威力,然后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因此能够屡创强敌,多次获胜。
推荐古诗:
赋得妾薄命、
游太平公主山庄、
后庭花破子(玉树后庭前)、
梧桐影(明月斜)、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陇头吟、
夷门歌、
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
浪淘沙(大雨落幽燕)、
七律二首(绿水青山枉自多)
推荐诗句: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阿毗地狱 阿毗: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又比喻无法摆脱的极其痛苦的境地。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并蒂芙蓉 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美。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思议 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期而遇 期:约定时间。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 不知利害 不知什么为利,什么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