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评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论仁义评析

论仁义评析

查看论仁义全诗

  苛政猛于虎,仁政是士大夫传统的政治理想。太宗认为,用仁义治国,国家就会气运长久。他甚至认为,广修仁义,则灾害不生。本篇紧紧围绕李唐王朝长治久安这个中心展开,论述了唐太宗对广修仁义的一些基本观点:“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林深则鸟栖,水广则鱼游,仁义积则物自归之”,甚至认为“行仁义则灾害不生”。

推荐古诗: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回乡偶书锦瑟题义公禅房南歌子(天上星河转)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贺新郎(人猿相揖别)行香子(携手江村)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蚕欲老)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

推荐诗句: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昂霄耸壑  昂:高;壑:峪。高出霄汉,耸立山壑。形容才能杰出,建树宏大功业。也形容志气高昂,胸怀广阔。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宅上升  拔:拔起;宅:住宅。古代传说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
  • 百花生日  旧指阴历二月十二日,即花朝。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薄技在身  薄:微小。指自己掌握了微小的技能。
  • 补阙灯檠  阙:缺;灯檠:灯架。没有灯架,用人充作灯架。旧时讽刺男人惧内。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伯道无儿  伯道:邓伯道。旧时对他人无子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