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部份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补笔谈卷一部份翻译

补笔谈卷一部份翻译

查看补笔谈卷一全诗

  按以往的规定,馆职自馆阁校勘以上,除非特别授予者都要先经过考试,只有检讨一职是不经过考试就任命的。这是由于初置检讨官,只是作为一种差遣(实际职务)安置的,并没有把此职列入馆职的缘故。后来检讨官也加给职钱,与其他官带馆职的已没有区别,级别在校勘之上,而仍然沿承旧例不考试。

  北宋太平兴国年间,琴待诏朱文济弹琴技艺天下第一。京城僧人慧日大师夷中完全学到了朱文济的技法,将弹琴技法传授给了越地的僧人义海。义海全面掌握了夷中的弹琴技艺,于是来到越州法华山中潜心练习,谢绝人际交往,累计十年不曾下山,白天黑夜手不离弦,终于掌握了弹琴的奥秘。各地师从义海学习弹琴的人会聚而至,但是没有人能够完全达到义海的水平。义海现在已经老了,他的弹琴技法就此失传了。义海爱好读书,能写文章,士大夫们多与之交游,然而唯独以擅长弹琴而闻名。义海的琴艺不仅仅在于声音,那种蕴涵于琴音之外的冷静深邃的意韵,是一般人所无法达到的。

  古代用来演奏音乐的钟都是扁的,像是两片瓦对合起来的样子。这大概是因为圆的钟敲起来余音长,扁的钟敲起来余音短。余音短就容易形成节奏,圆钟敲起来声音长,因而余音也长。遇到节奏快的地方,长长的余音就会相互干扰,造成杂乱。后代的人们不明白这个道理,都把钟做成圆的,敲快了的时候,就会发出“晃晃”的声音,无法再分辨声音的高低清浊了。

  福建建州最好的茶,号称“北苑茶”。如今建州的凤凰山,当地人历来沿称为“北苑”,本来指的是南唐曾设官兼管这里的茶叶征收,兼管的官员就称为“北苑使”。我因为读李后主(煜)的文集,见其中有《北苑诗》及《文苑记》,始知北苑是南唐的皇家园林,在金陵,而不在建安。南唐的北苑使,正相当于现在的内园使。李氏统治南唐时,有个北苑使善于制茶,人们竞相以他所制的茶为珍贵,称之为“北苑茶”,就像现在的茶具中有“学士瓯”之类,都是因人而得名的,“北苑”并非地名。丁晋公(谓)撰写的《北苑茶录》说:“北苑,乡村名,今称龙焙。”又说:“‘苑’是天子园囿之名。这地方在天下州郡的东南一角,为什么却叫北苑?”丁氏也自己有疑问,看来他不知道所谓“北苑茶”的“北苑”本来不是地名。开始时是因为误传,自从丁晋公在书中把它说成是实有的地名之后,这地方竟至今就叫“北苑”了。

  班固论司马迁撰写《史记》,认为“其是非标准颇与儒家圣人的观念相抵触,所以在讨论天地自然的大道理时便首先注重黄老之学而然后才及于儒家经典,在叙述游侠的事迹时便排斥有志节的隐士而专为一些奸雄人物立传,在记录工商业经济状况和相关人物的活动时便崇尚发财致富的势利而以贫贱为耻辱,这些都是司马迁观念上的囿蔽和局限性所在”。我查考《后汉书》记载王允说:“汉武帝不杀司马迁,使得他作出了一部诽谤的书,贻害于后世。”被班固所批评的司马迁的观念,就是所谓“谤”了。其实这正是司马迁著史隐微而不明说的用意之所在。大抵《史记》的叙述体例和有关论说,都是有所指的,并不是没有目的地编一堆空言式的史料。班固却批评司马迁的是非观念与圣贤多相乖违,这议论很不恰当。

推荐古诗: 白头吟洛阳陌浪淘沙(海底飞尘终有日)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二)为有望江南(多少泪)塞上曲青溪

推荐诗句: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暗淡无光  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失去光彩。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霸王风月  比喻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幽雅的事情。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半壁江山  半壁:半边;江山:比喻国家疆土。指在敌人入侵后残存或丧失的部分国土。
  • 笨嘴拙舌  拙:不巧。形容没有口才,不善言辞。
  • 必争之地  敌对双方非争夺不可的战略要地。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 擘肌分理  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分青红皂白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