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楚宣王问群臣,说:“我听说北方诸侯都害怕楚令尹昭奚恤,果真是这样吗?”群臣无人回答。 江乙回答说:“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找到了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如果您吃掉我,这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它们,都纷纷逃奔。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奔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五千里,大军百万,却由昭奚恤独揽大权。所以,北方诸侯害怕昭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军队,这就像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
注释荆宣王:楚宣王。求 :寻求,寻找。食:吃。子:你。无敢:不敢。天帝:上天。使:派遣、命令。长(zhǎng):长官,首领。这里作动词,意为“做……首领”,掌管。逆:违抗。以......为......:认为......是......。不信:不真实,不可靠。走:逃跑。以为:认为。然:认为......正确。故:所以。畏:害怕。皆:都。曰:说。而:才。是:这遂:于是,就。
推荐古诗:
竹枝(竹枝苦怨怨何人)、
无题(八岁偷照镜)、
重别梦得、
早寒有怀、
木兰柴、
早春行、
御街行、
洞仙歌(冰肌玉骨)、
念奴娇(水天空阔)、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推荐诗句: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巴三览四 比喻说话拉扯,没有中心。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补苴罅漏 苴:鞋底的草垫;罅:缝隙。补好裂缝,堵住漏洞。比喻弥补事物的缺陷。
- 不差累黍 累黍:是古代两种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数量极小。形容丝毫不差。
- 不恶而严 并不恶声恶气,但很威严,使人知敬畏。
- 不悱不发 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