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为了佛法,也不要以贪受福德为目的,因为那就违背了佛法真谛。“不受不贪”,因为佛教的根本教义是空谛,福德的心念也要空,当然对一切福德都不应该有接受贪著之心。前人解释说:“不贪世间福德,果报谓之不受。又云:菩萨所作福德不为自己,止欲利益众生,此是无所住心,即无贪著,故云不受福德。”
推荐古诗:
秋风清、
大林寺桃花、
绝句漫兴九首(眼见客愁愁不醒)、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柳枝(风情渐老见春羞)、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
闲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酸软齿牙)、
薄命司对联(春恨秋悲皆自惹)、
贺新郎(人猿相揖别)
推荐诗句: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薄命佳人 薄命:福薄命苦。福薄命苦的美女。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吃烟火食 烟火食:熟食。道教以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旧时用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一般。
- 不合时宜 时宜:当时的需要和潮流。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 不计其数 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
- 不刊之论 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 不偏不党 不偏向任何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