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春季,鲁桓公和齐襄公、纪侯在黄地结盟,目的是为了促成齐、纪的和议,同时商量对付卫国。桓公和邾仪父在趡地结盟,这是由于重申蔑地的盟约。夏季,鲁军与齐国军队在奚地发生战争,这是边境局部冲突。当时齐国
人入侵鲁国的边境,边境官吏前来报告。桓公说:“边境上的事情,谨慎地防守自己一边而且防备发生意外。暂且尽力防备就是了。发生了事情就迎战,又何必先行请示报告呢?”
蔡桓侯去世了,蔡国人把蔡季从陈国召回来。秋季,蔡季从陈国回到蔡国,被立为国君,因为蔡国人都拥护他。进攻邾国,这是宋国的意愿。冬季,十月初一,日蚀。《春秋》没有记载日子,这是史官的漏记。天
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日官居于卿的地位,以推算历象,这是合于礼的。日御详细记载每月大小和干支,无所遗漏,在朝廷上通告百官。
当初,郑庄公准备任命高渠弥做卿,昭公讨厌他,坚决劝阻,庄公不听从。昭公即位后,高渠弥畏惧昭公会杀掉自己,就在十月二十二日,杀死昭公而立公子亹。
君子认为“昭公了解他所讨厌的人”。公子达说:“高伯恐怕要被诛杀的吧!因为他报仇报得太过分了。”
推荐古诗:
一七令(诗,绮美,瑰奇)、
忆江南(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春思、
柳、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老将行、
田园乐七首(桃红复含宿雨)、
六年春遣怀八首(检得旧书三四纸)、
满江红·怒发冲冠、
闲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酸软齿牙)
推荐诗句: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鞍马劳倦 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熬油费火 指耗费灯油。多指日夜忙碌。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俾昼作夜 指晨昏颠倒。常用在无限制地享乐。
- 比翼齐飞 比翼:翅膀挨着翅膀。齐飞:成双的并飞。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兵连祸结 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 病魔缠身 指长期患病。
- 博物洽闻 广知事物,学识丰富。
- 补过拾遗 拾遗:纠正帝王的过失。填补、纠正帝王的过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过失、缺点。
- 不恶而严 并不恶声恶气,但很威严,使人知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