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庄公十四年翻译

庄公十四年翻译

查看庄公十四年全诗

  十四年春季,齐国、陈国、曹国联军进攻宋国。齐国请求成周出兵。夏季,单伯带兵同诸侯相会。同宋国讲和后回国。

  郑厉公从栎地带兵入侵郑国国都,到达大陵,俘虏了傅瑕。傅瑕说:“如果放了我,我可以使君王回国再登君位。”郑厉公和他盟誓,便把他释放了。

  六月二十日,傅瑕杀死郑子子仪和他的两个儿子,接纳厉公回国。

  当初,在郑国国都的南门下面,一条在门里的蛇和一条在门外的蛇相斗,门里的蛇被咬死。过了六年而郑厉公回国。鲁庄公听说这件事,向申繻询问说:“厉公的回国难道与妖蛇有关系吗?”申繻回答说:“一个人是否会遇到他所顾忌的事,是由于他自己的气焰所招致的。妖孽是由于人才起来的。

  人没有毛病,妖孽自己不能起来。人丢弃正道,妖孽就自己来了,所以才有妖孽。”

  郑厉公回国,就杀死了傅瑕。派人对原繁说:“傅瑕对国君有二心,周朝定有惩处这类奸臣的刑罚,现在傅瑕已经得到惩处了。帮助我回国而没有二心的人,我都答应给他上大夫的职位,我愿意跟伯父一起商量。而且我离开国家在外,伯父没有告诉我国内的情况。回国以后,又并不亲附我,我对此感到遗憾。”原繁回答说:“先君桓公命令我的先人管理宗庙列祖列宗的主位,国家有君主而自己的心却在国外,还有比这更大的二心吗?如果主持国家,国内的百姓,又谁不是他的臣下呢?臣下不应该有二心,这是上天的规定。子仪居于君位,十四年了,现在策划召请君王回国的,难道不是二心吗?庄公的儿子还有八个人,如果都用官爵做贿赂以劝说别人三心二意而又可能成功,君王又怎么办?下臣知道君王的意思了。”原繁说完,就上吊死了。

  蔡哀侯由于莘地战役被俘,在楚文王面前赞美息妫。楚文王到息国,设宴招待息侯而加以袭杀,就灭亡了息国。他把息妫带回楚国,生了堵敖和成王。息妫没有主动说过话,楚文王问她,她回答说:“我一个女人,伺候两个丈夫,即使不能死,又能说什么?”楚文王由于蔡侯的缘故才灭亡了息国,于是再进攻蔡国。秋季,七月,楚军进入蔡国。

  君子说:“《商书》所说的‘恶的蔓延,如同大火在草原上燃烧,不可以接近,难道还可以扑灭?’恐怕就像蔡哀侯吧!”

  冬季,单伯和齐桓公、宋桓公、卫惠公、郑厉公在鄄地会见,这是由于宋国顺服的缘故。

推荐古诗: 石壕吏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微之唱和。感今伤昔,因赠子蒙,题于卷后春雪春思舟中晚望相思辛夷坞江上渔者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绝句(生当作人杰)

推荐诗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昂藏七尺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碍足碍手  碍:阻碍。妨碍别人做事。同“碍手碍脚”。
  • 按兵不举  犹按兵不动。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敢越雷池一步  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急之务  急:急迫,要紧;务:事情。无关紧要的或不急于做的事情。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怕官,只怕管  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