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讲“存天理,去人欲”,专在一个“心”字上下工夫。若以全身器官比喻为百官,心便是君王。君王昏昧,朝政必然混乱,天下就会大乱。君王若清明,朝政必然合度,天下就会太平。所以要时时保持“心”的清楚明白,行为才不会出差错。
人总是喜欢追求快乐,但是,明明“苦”字就写在人的脸上,若是以为人生原本当乐,那么自然感到生命中许多逆境实是苦不堪言;若能想人生本是苦多于乐,反而能在逆境中勇于承担,不以为苦;在顺境中不滞不迷,小得即乐。
推荐古诗:
忆江南、
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登鹿门山怀古、
陇头吟、
息夫人、
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咏煤炭(凿开混沌得乌金)、
好了歌注(陋室空堂)、
红楼梦十二曲—乐中悲(襁褓中)、
满庭芳(三十三年)
推荐诗句: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坐待毙 坐着等死。指不积极想办法,坐等灭亡。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黯晦消沉 指湮没消失。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口莫辩 莫:不能;辩:辩白。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白不清。形容不管怎样辩白也说不清楚。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教而杀 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