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孝臧,归安(今湖州)埭溪渚上彊村人。父光第(字杏簪),初幕游江淮间,光绪中曾任河南邓州知州,后被劾落职卒于河南。朱孝臧童年爱好文学,随父在河南生活。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光绪九年(1883年)中癸未科二甲一名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官会典馆总纂总校、侍讲学士、礼部侍郎、兼署吏部侍郎。光绪三十年(1904年),出为广东学政,因与总督不和,最后辞官,寓居苏州,任教于江苏法政学堂。
光绪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包围外国使馆,董福祥部击毙日本外交官。朱孝臧上疏反对仇教开衅,因触怒西太后等,几获罪。次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以“忠心谋国”升为内阁学士,擢为礼部侍郎。是年秋,外放广东学政。因与总督意见不合,引病退职,卜居苏州。不久,被聘为江西法政学堂监督。宣统元年(1909),为弼德院顾问大臣,因病未赴任。辛亥革命后,隐居上海。袁世凯欲聘为高等顾问,一笑拒之,后在天津以君礼参拜废帝溥仪,卒于上海。
朱孝臧有亲兄弟三人:二弟孝威,分省补用道;三弟祖谦,江苏候补巡检;四弟祖誉,国史馆誊录。朱孝臧原配严氏封一品夫人,侧室陆氏。严氏出一子:方诒,二品荫生,官山东通判。才隽有父风,壮年殒折。娶夏氏,孙桐第二女也。孙一:贞同,奇慧先殇。所以继大宗者尤可待。晚抚仲弟子方饬为嗣。
推荐古诗:
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
鹭鸶、
秋夜曲、
忆秦娥(临高阁)、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出师讨满夷自瓜洲至金陵(缟素临江誓来胡)、
杂感(侧身天地苦拘孪)、
清平乐·会昌(东方欲晓)、
渔家傲(白云山头云欲立)、
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
推荐诗句: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傲睨自若 睨:斜视。自若:指满不在乎。形容自高自大、藐视一切的样子。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岸谷之变 比喻政治上的重大变化。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暗箭明枪 比喻各种公开的攻击和暗地里的中伤。
- 巴山蜀水 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 备尝艰苦 备:全、尽;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看僧面看佛面 比喻请看第三者的情面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
- 不立文字 佛家语,指禅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经卷,唯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