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籍诗歌创作大致有3个时期。40岁前为早期。40-50岁为中期,其优秀乐府歌行作品多作于此期。50岁后为晚期。这时生活逐渐安定,除仍写乐府歌行外,多作近体诗。他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和推动者。其乐府诗颇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之作,表现了对人民的同情。其诗作的特点是语言凝练而平易自然。和当时的王建齐名,世称“张王”。诗中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各种社会矛盾,同情人民疾苦,如《塞下曲》、《征妇怨》,另一类描绘农村风俗和生活画面, 如《采莲曲》、《江南曲》。
张籍乐府诗艺术成就很高,善于概括事物对立面,在数篇或一篇之中形成强烈对比,又善用素描手法,细致真实地刻画各种人物的形象。其体裁多为“即事名篇”的新乐府,有时沿用旧题也能创出新意。语言通俗浅近而又峭炼含蓄,常以口语入诗。他还着意提炼结语,达到意在言外的批判和讽刺效果。张籍的五律,不事藻饰,不假雕琢,于平易流畅之中见委婉深挚之致,对晚唐五律影响较大。
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张籍诗集》。
推荐古诗:
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题乌江亭、
望江梅(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山中送别、
除夜宿太原寒甚(寄语天涯客)、
戏笔(野菊荒苔各铸钱)、
己亥杂诗(一百八下西溪钟)、
忆秦娥(西风烈)
推荐诗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热文成语
-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敖不可长 敖:通“傲”,傲慢。傲慢之心不可以滋长。
- 聱牙戟口 形容文词艰涩,拗口难读。
- 安于盘石 象盘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安定稳固。
- 拔葵去织 比喻做官的不与人民争利。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彼一时,此一时 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 比物此志 比物:比类,比喻;志:心意。指用事物行为来寄托、表达自己的心意。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毕恭毕敬 形容态度十分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