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翻译及注释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翻译及注释

查看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全诗

译文清明时节,春光满地,熏风洋洋。 玉炉中的残烟依旧飘送出醉人的清香。 午睡醒来,头戴的花钿落在枕边床上。海外的燕子还未归来,邻家儿女们在玩斗草游戏。 江边的梅子已落了,绵绵的柳絮随风荡漾。零星的雨点打湿了院子里的秋千,更增添了黄昏的清凉。

注释⑴淡荡:和舒的样子。多用以形容春天的景物。⑵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介子推辅佐晋文公回国后,隐于山中,晋文公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抱树焚死。为悼念他,遂定于是日禁火寒食。《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⑶玉炉:香炉之美称。⑷沉水:沉香。⑸山枕:两端隆起如山形的凹枕。⑹花钿(diàn):用金片镶嵌成花形的首饰。⑺斗草:一种竞采百草、比赛优胜的游戏。⑻江梅:梅的一种优良品种,非专指生于江边或水边之梅。⑼柳绵:即柳絮。柳树的种子带有白色绒毛,故称。⑽秋千:相传春秋时齐桓公由北方山戎引入。在木架上悬挂两绳,下拴横板。玩者在板上或坐或站,两手握绳,使前后摆动。技高胆大者可腾空而起,并可双人并戏。一说秋千起于汉武帝时,武帝愿千秋万寿,宫中因作千秋之戏,后倒读为秋千。详见《事物纪原》卷八。

推荐古诗: 于阗采花初冬夜饮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渔翁秋夜曲田园乐七首(采菱渡头风急)点绛唇(寂寞深闺)殢人娇(玉瘦香浓)清平乐(天高云淡)水龙吟(燕云十八飞骑)

推荐诗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八面圆通  形容为人处事圆滑,处处应付周全。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眼相看  看别人时眼睛朝上或旁边,现出白眼珠,表示轻蔑,不屑一顾,对人不礼貌。
  • 笔大如椽  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翼齐飞  比翼:翅膀挨着翅膀。齐飞:成双的并飞。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 彼竭我盈  彼:他,对方;竭:尽;盈:充满。他们的勇气已丧失,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