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过能改”要从两方面来谈,一是知过,一是能改。世人大多自以为是,鲜有自我反省的。在自我反省当中,又要知道什么是对,才能发现自己的错,而加以改正。能改则需要勇气,甚至于毅力。有些人好面子,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又有些人积习已久,不肯下决心去改,或改之又犯,这都不能算改。因此,“知过能改”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些人小过能改,大过却不能改;有些人易改的改,不易改的就不改。所以,能做到凡过必知,凡错能改的人毕竟是少之又少。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君子教人,不当以攻为能事,而当以改为目的。恶人恶事,因为君子所不容,然而总要思其因,或为是非不明,或为本性蒙蔽,才会如此。若让一恶人自觉其非而改之,即是成就一善人。人皆有善性,君子教导恶人,更要善加诱导。徒事攻击,只会增其偏执,终非社会之福,这便是君子之过而非君子之德了。
推荐古诗:
南征、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喜迁莺(晓月堕)、
别舍弟宗一、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四块玉(雁北飞)、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
另一种传说(死去的英雄被人遗忘)、
潇湘引
推荐诗句: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备尝辛苦 备:尽、全。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 笔饱墨酣 笔力饱满,用墨充足。形容诗文酣畅浑厚。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采众长 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得而知 没有办法知道。
- 不法常可 法:当做模式、法则;常可:长久被人们认可的成规惯例。不把常规惯例当做永远不变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