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愧”可从多方面来说,有无愧于天地,无愧于父母,无愧于妻子儿女,无愧于国家社会,这是就外在而言;就内在而言,就是无愧于心。内外两者,原是一体的两面。由此看来,无愧似乎是很难的一件事。其实,说起来并难,只要能做到不取非分,其次对人对事尽的一己之心,自然也就无可愧之事了。
能对父母尽孝,对妻子尽情,对朋友尽诚,对社会尽力,国家尽忠,对自己尽生命之长,对任何人或任何事都已尽了心,这样的人即使随时死去,都是清清白白,是最轻松、最快乐的人了。人最怕对人对事有所亏欠,弄得睡不安寝,食不下咽,即使外在生活再舒适,也是无法快乐的。
“桑榆暮景”是形容人的老年,所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桑榆所以晚照,无非早种桑榆,否则阳光照了一天,又何得而美好。因此,要老来无所悲哀,毫无人生徒然之感,必须及早努力。莫要在一日的阴雨的之后,连个夕阳也见不着,更别说满天的繁星了。
推荐古诗:
秋风清、
夜雪(已讶衾枕冷)、
哭刘司户蕡、
阮郎归(东风吹水日衔山)、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田园乐七首(采菱渡头风急)、
西归绝句(五年江上损容颜)、
绝句(生当作人杰)、
念奴娇(萧条庭院)、
永遇乐(落日熔金)
推荐诗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
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碍难从命 碍:妨碍;从:听从。由于有所妨碍,难以遵从吩咐,是委婉拒绝对方要求的话。
- 爱莫之助 爱:爱惜;莫:不。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聱牙诘屈 聱牙:不顺口;诘屈:曲折。形容文辞艰涩难读。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敢掠美 掠:掠夺。不敢掠夺旁人之美。
- 不堪其忧 忧:愁苦。不能忍受那样的愁苦。
- 不堪言状 指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