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评语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第一九四则评语

第一九四则评语

查看第一九四则全诗

  朱子认为格物致知是要穷究事物之理,这是就知识而言,也是依经验而论,是指后天之学,而非先天之性。阳明取孟子“格君心之非”一句,而认为“格者正其不正,以归于正。”又说:“致知云者,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这也是指先天之性。

  朱子之说注重大学之章:“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乃是彰明要先穷尽事物之理,方能修身、齐家、治国,并明明德于天下。这是就学问之用而言,所以不落虚无。而阳明之说乃是治朱子之说的末流,欲使学子返死知识于能辨能察的本心,然而王学末流亦不免流于虚无。

  事实上,孔子早已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心镜不明,不能照物;心不照物,明而无用,心物本是合一。朱学、王学都在阐扬孔门圣教,而末流不察,流于偏重,仍有徒诵、虚无之敝,本非圣贤有差,是学人执取有误。

推荐古诗: 送别(水色南天远)赠汪伦池上即事竹枝(竹枝苦怨怨何人)醉时歌题李凝幽居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浣溪沙(绣幕芙蓉一笑开)武陵春(风住生香花已尽)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

推荐诗句: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里挑一  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
  • 百万雄师  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补苴罅漏  苴:鞋底的草垫;罅:缝隙。补好裂缝,堵住漏洞。比喻弥补事物的缺陷。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绝如缕  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偏不党  不偏向任何一方。
  • 不知就里  就里:其中,内情。不知道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