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翻译及注释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翻译及注释

查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全诗

译文  巴山楚水一带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回到家乡后,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只能哼唱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在沉舟旁边有上千条船争相驶过,枯败的病树前万棵绿树生机勃发。今天听到你为我作的那一首诗,就借这美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注释⑴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用诗歌赠答。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见赠:送给(我)。⑵巴山楚水: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曾被贬到这些地方做官,所以用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到之地。⑶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共22个年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置:放置。弃置:贬低。⑷怀旧:怀念故友。吟:吟唱。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⑸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⑹侧畔:旁边。(7)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8)到:到达(9)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推荐古诗: 久别离行路难(大道如青天)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寄扬州韩绰判官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洞仙歌(冰肌玉骨)石上偈(无才可去补苍天)己亥杂诗(少年哀乐过于人)与菽园论诗兼寄任公孺博曼宣(一代才人孰绣丝)七律(别梦依稀咒逝川)

推荐诗句: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宅正路  比喻仁义。谓以仁居心,以义行事。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云亲舍  亲:指父母;舍:居住。比喻思念父母的话。
  • 百世师  品德学问可以做为百代的表率。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备而不用  准备好了,以备急用,眼下暂存不用。
  • 比肩并起  比:并。肩并肩地一齐起来。比喻同时相随而起。
  • 必恭必敬  恭、敬:端庄而有礼貌。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