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中的周瑜形象为何与《三国演义》中的大不相同?这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为了美化诸葛亮而贬低周瑜严重扭曲历史造成的。苏轼笔下的周瑜年轻有为,文采风流,江山美人兼得,春风得意,且有儒将风度,指挥若定,胆略非凡,气概豪迈,历史上的周瑜意气风发,胸襟广阔,年少有为,是苏轼心中十分仰慕的英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周瑜,才是历史上真正的周瑜。
推荐古诗:
月夜、
润州二首(其一)、
答张十一、
霜月(初闻征雁已无蝉)、
谢新恩·秦楼不见吹箫女、
谢新恩(樱花落尽春将困)、
舟中晚望、
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
塞下曲、
终南山
推荐诗句: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壁江山 半壁:半边;江山:比喻国家疆土。指在敌人入侵后残存或丧失的部分国土。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闭门思过 过:过失。关起门来反省。
- 秉公办理 秉:掌握,主持。公:公法。根据公道办事。
- 勃然大怒 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 波光粼粼 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波光明净。
- 博物洽闻 广知事物,学识丰富。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过尔尔 尔(前):如此,这样;尔(后):通“耳”,罢了。不过这样罢了。有轻视人的意思。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