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自北宋起,崛起了一个葛氏家族,科第连绵,人才迭出,长盛不衰。葛氏,成为古代江阴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文化氏族。葛氏家族原来居住在淮南道扬州。唐代末年,他们从扬州南渡长江,来到江阴定居。
据葛胜仲《丹阳集》中《朝奉郎、累赠少师、特谥清孝葛公(书思)行状》记载,葛氏“其先嬴姓,夏后封国于葛,后因氏焉。世籍广陵。唐天祐中,有讳涛者,避孙、杨连兵之祸,徙江阴,家之。”由此可见,江阴葛氏的祖先姓嬴,在夏朝封于葛国,因此改姓葛,世世代代居住在扬州。唐文德至景福年间,孙儒与杨行密发生争战,战争持续了多年,使富甲天下的扬州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扬州居民死的死,逃的逃。葛涛率领本家族人员为躲避战乱,从扬州迁至江阴,葛涛成为江阴葛氏的第一代始祖。
葛涛家族先来到江阴涂镇(今属南闸镇),后定居在青阳芙蓉湖畔,从事农业垦殖。葛涛以下,至第六代葛书思(1032~1104),字进叔,自幼聪慧,刻苦攻读,淹通六经。神宗熙宁间,进行推行科举制的改革。开始以经义取士,葛书思考中熙宁六年(1073)进士,任睦州建德县主簿,后任吉州司户参军监湖州新市务。葛密去世,葛书思丁忧持服多年。后来再调任开封府封邱县主簿,又转任和州防御推官、知楚州涟水县丞,官至正六品上,文官第十四阶的朝奉郎,也告老还乡,活到73岁,著有《安遇集》10卷。
推荐古诗:
沙丘城下寄杜甫、
池上即事、
竹枝(竹枝苦怨怨何人)、
江南春绝句、
游太平公主山庄、
重别梦得、
怨诗、
漆园、
早朝、
点绛唇(蹴罢秋千)
推荐诗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黯然神伤 指心神悲沮的样子。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日做梦 大白天做梦。比喻根本不能实现的梦想。
- 白云亲舍 亲:指父母;舍:居住。比喻思念父母的话。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水一战 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