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帝泰始元年(465),南朝刘或杀了亲兄刘子业,自己当了皇帝。权力更迭,引起了一片混乱。泰始二年,刘子勋在浔阳(今江西九江)称帝,并进军繁昌、铜陵,直逼刘弋的国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刘或调遣主力部队前去讨伐。刘子勋派部将孙冲文镇守赭娇(今安徽繁昌县西南),派刘胡镇守鹊
尾(今铜陵境内)。刘戈派龙骧将军张兴世率水军沿江南下,一举攻占了湖口的两座城镇后,后在鹊尾洲受阻。在两军对峙的形势下,张兴世主张用一支精干部队占据上游要点,切断刘子勋军前后联系,以寻找战机,出奇制胜。 钱溪位于钱江上游,地形险要,江面水流湍急且多旋涡,来往船只到此都要停泊,是刘子勋军的咽喉要地。于是,张兴世决定从这里突破。钱溪守军刘胡的部队力量不弱,张兴世便决定智取。他派出几只船快速向上游行驶,钱溪守军发觉后正要采取行动,张兴世的船只却马上掉头回走了。一连数日,天天如此,钱溪守军也就习以为常了。一天晚上,张兴世率大批战船,扬帆猛进,刘胡起初以为又是虚张声势,不加理会,后来听说来的真是大批战船,才派出一部分船只,监视张兴也的动向。
第二天傍晚,张兴世在景江浦停下来,刘胡的船也停在对岸。晚上,张兴世率全部战船迅速地进入钱溪,刘胡派去监视的船只一时弄不清敌方的目的,又不明白己方主将的意图,眼睁睁看着张兴世的战船全部进人钱溪了。待到刘胡明白过来,再派船队攻打时,张兴世已经做好防守准备。刘胡船只慌忙中进入江中旋涡,拥挤不堪,行动迟缓,与陆上步兵又失去协同,终于大败而走。
推荐古诗:
古风(美人出南国)、
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陇西行、
点绛唇(蹴罢秋千)、
别云间(三年羁旅客)、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蝶恋花(我失骄杨君失柳)、
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
阮郎归(绿槐高柳咽新蝉)
推荐诗句: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饮酒莫辞醉,醉多适不愁、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热文成语
- 暗箭难防 冷箭最难防范。比喻阴谋诡计难以预防。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跋扈自恣 形容为所欲为,无所忌惮。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翼双飞 比翼:翅膀挨着翅膀。双飞:成双的并飞。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临城下 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比喻情势十分危急。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补天柱地 修补天,支撑地。比喻伟大的功勋。
- 不法常可 法:当做模式、法则;常可:长久被人们认可的成规惯例。不把常规惯例当做永远不变的模式。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