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生平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谢绛生平

谢绛生平

查看谢绛全诗

  谢绛(994或995——1039)字希深,浙江富阳人,谢涛子。以父荫任试秘书省校书郎。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登进士甲科,授太常寺奉礼郎,知汝阴县(今属安徽)。善议论,喜谈时事。尝论“四民失业”,达数千言。翰林学士杨亿举荐其文章,真宗召试,擢秘阁校理,判登闻鼓礼院、吏部南曹。仁宗即位,迁太常博士,通判常州。天圣(1023—1032)中,各地水旱蝗灾,黄河决口滑州(今属河南)。绛上书指陈时弊,建议皇上下诏引咎自责,“许士大夫斥讳上闻,讥切时病”。“罢不急之役,省无名之敛”,以休息天下。仁宗嘉纳其言。后为编修官,参与修真宗国史。既成,天圣中,迁祠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后通判河南府。钱惟演留守西京,悉以政事委之。是时欧阳修、梅圣俞、尹洙等亦在西京或其附近,相与登山临水,著文赋诗。权开封府判官,虽在外,犹多次上书论事,言妖人方术之士不宜出入宫中。权开封府判官时,蝗灾严重,据以再论时政,请求廉政轻役,慎择官吏,宽施刑狱,与民休息,再迁兵部员外郎,徙三司度支判官,主张编制预算,“历考岁用而裁节之”;又数言朝廷号令屡变,政出多门,宫廷侈糜,赐予无度等弊病。更进《理治箴》5篇,谏阻宫中不时需索。擢知制诰,判吏部流内铨、太常礼院。景祐元年(1034)出使契丹,还,迁擢知制诰,判流内铨,出知邓州(今属河南)。至任,调集民工扩建美阳堰;又上书请修复钳卢陂,壅水灌注,可溉田3万顷,宝元二年,未成而卒于任,年四十六。谢绛为人稳重,深于涵养,而以文学知名,谢绛学记博深,长于制诰,论议透辟,尤为儒林所宗。所至之处,“大兴学舍”。在河南时,修建国子学,亲自执教,远道来学者达数百人。平时乐施好客,卒后“家无余资”。欧阳修称其制辞“尤得其体,世所谓常、杨、元、白,不足多也”(欧阳修《尚书兵部员外郎知制诰谢公墓志铭》)。蔡襄也说他“文章谨于法度,叙史体,述制命,尤为深约典重”(《谢公堂记》)。其上杨亿书有“曳铃其空,上念无君子者;解组不顾,公其如苍生何”二联,全用经籍语,杨亿大加称赏,誉为“文中虎”(《归田录》卷一引)。著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全宋诗》卷一七七录其诗十二首。《全宋文》卷四一一收其文十五篇。王安石为述“行状”,事迹见欧阳修《尚书兵部员外郎知制诰谢公墓志铭》(《欧阳文忠公集》卷二六)、《宋史》卷二九五本传。 子谢景初、谢景温、谢景平,皆有文名。

推荐古诗: 连理枝对酒奉和思黯自题南庄见示兼呈梦得征夫登乐游原忆住一师答武陵太守芙蓉楼送辛渐陇西行送别

推荐诗句: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安枕而卧  放好枕头睡大觉。比喻太平无事,不必担忧。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败鳞残甲  败:毁坏。残败零碎的鳞甲,比喻满空飞舞的雪花。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匕鬯不惊  匕:古代的一种勺子;鬯:香酒;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物。形容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百姓安居,宗庙祭祀,照常进行。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病从口入  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
  • 博学多闻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二法门  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佧行入道的门径。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栉进士  栉:梳头。不绾髻插簪的进士。旧指有文采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