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生平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杨继盛生平

杨继盛生平

查看杨继盛全诗

  杨继盛,汉族,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杨继盛出生于河北容城县北河照村一个世代耕读之家。其母早亡,其父另娶,生活孤苦,白天放牛,晚间访师问友,深夜秉烛长读。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得中丁未科进士。初任留都(南京)吏部主事,35岁调升京师,任兵部车驾司员外郎。任兵部员外郎时,蒙古首领俺答汗数次带兵入侵明朝北部边境,奸臣严嵩死党大将军仇鸾请开马市以和之,杨继盛上书《请罢马市疏》,力言仇鸾之举有“十不可五谬”,严嵩庇护仇鸾,继盛上疏获罪被贬狄道(今甘肃临洮县)典史。

  杨继盛在狄道期间兴办学校、疏浚河道、开发煤矿、让妻子张贞传授纺织技术,深受当地各族人民的拥戴。一年后,俺答依然扰边,马市全遭破坏。明世宗知继盛有先见之明,再度起用杨继盛,调为山东诸城县令,改任南京户部主事、刑部员外郎、兵部武选司,半年左右连迁四职。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杨继盛以《请诛贼臣疏》弹劾严嵩,历数严嵩“五奸十大罪”,严嵩假传圣旨,将杨继盛投入死囚牢。廷杖一百,一位同僚实在看不下去了,托人送给杨继盛一副蛇胆,告诉他:用此物可以止痛。但杨继盛拒绝,曰:“椒山自有胆,何必蚺蛇哉!”杨继盛自行割下腐肉三斤,断筋二条。严嵩本想将杨继盛杀死,但杨继盛在陆炳等人的保护下,在监狱之中存活三年之久。但在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严嵩在其严党的中坚人物,著名贪官鄢懋卿的说服之下,决心杀死杨继盛。恰在此时,严嵩看到了他的干儿子,严党的另一干将赵文华送来的一份论罪奏疏,在这份奏疏上,写着两个人的名字,于是他在二人名字之后加上了第三个名字:杨继盛。十月初一,严嵩授意刑部尚书何鳌,将继盛与闽浙总督张经、浙江巡抚李天宠、苏松副总兵汤克宽等九人处决,弃尸于市,临刑有诗曰:“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继盛妻殉夫自缢。燕京士民敬而悯之,以继盛故宅,改庙以奉,尊为城隍,并以其妻配祀。

  死后十二年,隆庆皇帝立,追谥“忠愍”,建“旌忠祠”于保定。清世祖福临(顺治)御制《褒忠录序》、《褒忠录论》;清高宗弘历(乾隆)为杨继盛画像题诗。《明史》有传。

推荐古诗: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杨柳枝(叶含浓露如啼眼)夜筝(紫袖红弦明月中)禹庙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彭蠡湖中望庐山鹿柴得乐天书念奴娇(萧条庭院)

推荐诗句: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热文成语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勃然奋励  勃然:奋发的样子;奋:奋发;励:激励。奋发起来,激励自己。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成体统  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 不法古不修今  指不应效法古代,也不应拘泥于现状。
  • 不胫而走  胫:小腿;走:跑。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