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一生仕途困顿,生活极端窘迫,以致穷愁潦倒,赍志而殁。瞿秋白早年在叙述家庭的穷困生活时曾说:“想起我与父亲的远别,重逢时节也不知在何年何月,家道又如此,真正叫人想起我们常州诗人黄仲则的名句来,‘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当他走上革命道路后,在赠送友人一诗中,再次提到黄仲则:“词人作不得,身世重悲酸。吾乡黄仲则,风雪一家寒。”对黄仲则的深切同情,溢于言表。黄景仁是封建社会中穷苦知识分子的典型,他的悲惨遭际,反映在诗歌创作中,形成一个显著的特点,嗟贫叹苦,啼饥号寒成为他的作品中十分突出的内容。正如郁达夫所说:“要想在乾、嘉两代诗人之中,求一些语语沉痛、字字辛酸的真正具有诗人气质的诗,自然非黄仲则莫属了。”的确,在他的笔下,凄怆悱恻之情,低回掩抑之感,表现得十分深刻感人。如“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茫茫来日愁如海,寄语羲和快著鞭,”“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等名言警句,诉说穷愁潦倒的困境,凄苦之情,扣人心弦。但他也有部分篇章反映诗人积极奋发的抱负,以及表现对人民生活疾苦的同情和关怀。如“男儿作健向沙场,自爱登台不望乡。太白高高天尺五,宝刀明月共辉光。”“老亲病妇甕牖底,忧饥苦暑谁相伶?明知一雨难骤得,安得将心作顽石。”
推荐古诗:
于阗采花、
怨情、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柳枝(风情渐老见春羞)、
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
赞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肙烟眉)、
红楼梦十二曲—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
己亥杂诗(一百八下西溪钟)、
贺新郎(人猿相揖别)、
沁园春(独立寒秋)
推荐诗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山无陵,江水为竭、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熬清受淡 指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圭之玷 白玉上的一个斑点。比喻人或物大体很好,只是有些小缺点。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头偕老 白头:头发白;偕:共同。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兵在其颈 刀架在脖子上。比喻危险已非常逼近。
- 补阙灯檠 阙:缺;灯檠:灯架。没有灯架,用人充作灯架。旧时讽刺男人惧内。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伏烧埋 伏:屈服;烧埋:烧埋银钱,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