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因此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 与司马相如合称“文章西汉两司马”。
推荐古诗:
行路难(大道如青天)、
望驿台、
咏怀古迹五首、
河湟、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
春中田园作、
殢人娇(玉瘦香浓)、
怀渑池寄子瞻兄(相携话别郑原上)、
渔家傲(白云山头云欲立)、
临江仙(一别都门三改火)
推荐诗句: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八斗之才 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苗助长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伯玉知非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安其室 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 不见天日 比喻社会黑暗,见不到一点光明。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究诘 究:追查;诘:追问。无法追问到底。
- 不了了之 了:了结,结束。用不了结的办法去了结。指把事情放在一边不管,就算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