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踵军,通常与大军(主力部队)相距约一百里,按期到达会战地点,它应携带三天干粮,在大军的前面行进,还要预先规定好行动的信号,接到信号后就开始行动。踵军开始行动之前,应搞赏士卒,以激发他们的战斗意志。这就是踵军向战场前进的方法。
兴军,在踵军的前面行进,接到前进的信号就开始出发。它与大军的距离比距踵军远一倍,与踵军相距约一百里,也要按期到达会战地点,并应携带六天干粮,到达后作好战斗准备,同时派出分手(一部兵力)占领附近要点。战斗有利就追击败退的故人,后续部队要急速跟进策应他们。踵军遇有从兴军逃回的应予惩办。一般地说,将领善于指挥[大军、踵军、兴军、分卒]这四部分军队,使它们相互配合,首尾相应,就能胜利地行军作战了。
军队有什伍的编制,有分散有集中,事先区分任务,据守要害、关卡、桥梁,到了战期,根据号令向规定的地点会合。大军应按规定及时补充粮食和各种物资,接到命令就开始行动,不按照命令行事的应予惩办。
凡宣布戒严的地区,在它的范围之内,当兴军、踵军已经出发,而主力还未出发的时候,境内的民众,一概不许通行。奉有君主命令并持有符节的,叫做传达任务的军官,这种人才准通行。不是传达任务的军官而擅自行动的应予惩罚。当主力出发以后,传达任务的军官才离开这个地区,回去参与军务。总之要进行战争,必须首先安定内部的秩序。
推荐古诗:
初冬夜饮、
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
浑河中、
临江仙(庭空客散人归后)、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万山潭作、
古别离、
巫山曲、
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
推荐诗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
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茅连茹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必里迟离 阴历九月九日。
- 比屋可封 意思是在唐、虞时代,贤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后比喻社会安定,民俗淳朴。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补偏救弊 偏:偏差;弊:赞美。补救偏差漏洞,纠正缺点错误。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耻下问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 不分青红皂白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不动声色 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