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 曹植:“祥惟圣贤,歧嶷幼龄。研几六典,学不过庭;潜心无妄,抗志清冥。才秀藻朗,如玉之莹。”卞兰:“研精典籍,留意篇章,览照幽微,才不世出,禀聪睿之绝性,体明达之殊风,慈孝发于自然,仁恕洽於无外。是以武夫怀恩,文士归德。窃见所作典论,及诸赋颂,逸句烂然,沈思泉涌,华藻云浮,听之忘味,奉读无倦。”刘勰:“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旧谈抑,之谓去植千里。然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子桓虑详而力援,故不竞于先鸣。而乐府清越,《典论》辩要,选用短长,亦无懵焉。但俗情抑扬,雷同一响,遂令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未为笃论也。”垣荣祖:“昔曹操、曹丕上马横槊,下马谈论,此于天下可不负饮矣!”《全隋文》:“魏高祖文皇帝,绍即四海,光泽五都,负彰魈茫朝宗万国,允文允武,庶绩咸熙,正践升平,时称宁晏。”王勃:“文帝富裕春秋,光应禅让,临朝恭俭,博览坟典,文质彬彬,庶几君子者矣。”郝处俊:“昔魏文帝著令,虽有幼主,不许皇后临朝,所以杜祸乱之萌也。”张说:“周文王之为太子也,崇礼不倦;魏文帝之在青宫也,好古无怠,博览史籍,激扬令闻,取高前代,垂名不朽。”王锴:“文帝八岁能属文,博览古今,贯穿经史。及居帝位,益尚谦和。坐不废书,手不释卷。”张溥:“霸朝初创,力更旧辄,至待山阳公以不死,礼遇汉老臣杨彪不夺其志,盛德之事,非孟德可及。”马植杰:“从曹丕的政治设施来看,也有些不错的。拿曹丕与其他封建帝王相比,尚属中等偏上者。”叶嘉莹:“魏文帝在即位后,曾下了息兵诏,下了薄税诏,下了轻刑诏。他实在是一个很有理想的皇帝,希望能够把天下治理得更好。但是很可惜,他只做了七年的皇帝就死了,死的时候只有四十岁。”
推荐古诗:
送魏二、
山中、
浣溪沙(绣幕芙蓉一笑开)、
念奴娇(萧条庭院)、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临江仙(壁上红旗飘落照)、
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
行香子(清夜无尘)、
昭君怨(谁作桓伊三弄)、
千秋岁引(别馆寒砧)
推荐诗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爱之欲其生 指喜欢一个人时总想叫他活着。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面威风 各个方面都很威风。形容神气足,声势盛。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伯玉知非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 卜夜卜昼 卜:占卜。形容夜以继日地宴乐无度。
- 不拔之志 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