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赏析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是哪个诗?

作者:雍裕之 朝代:唐朝

《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宝镜为谁明?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赏析

《自君之出矣》是乐府旧题,题名取自东汉末年徐干《室思》诗句,《室思》第三章:“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无有穷已时。”自六朝至唐代,拟作者不少,如南朝宋时的刘裕、刘义恭、...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南湖春早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浪淘沙(往事只堪哀)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答武陵太守宴词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好事近(月未到诚斋)洞仙歌(输赢成败)醉落魄(苍颜华发)

推荐诗句: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

热门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黯然神伤  指心神悲沮的样子。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了千当  比喻妥贴,有着落。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本末倒置  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弊绝风清  弊:坏事;清:洁净。贪污、舞弊的事情没有了。形容坏事绝迹,社会风气良好。
  • 薄技在身  薄:微小。指自己掌握了微小的技能。
  • 不愤不启  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 不丰不杀  丰:厚;杀:减少。不奢侈也不啬俭。不增加也不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