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五首·其二》
白发萧萧卧泽中,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赏析
这两首诗是作者七十三岁时在山阴所作。他说“盖人之情,悲愤积于中而无言,始发为诗。不然,无诗矣。”(《渭南文集》卷十五《澹斋居士诗序》)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陆游经常在作品中抒发出...查看全部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一,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琴台、
诸将五首(其二)、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捣练子令(深院静)、
渡浙江问舟中人、
青楼曲二首、
满江红(试问琵琶)、
临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
西江月(军叫工农革命)、
别诸弟(梦魂常向故乡驰)
推荐诗句: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白圭之玷 白玉上的一个斑点。比喻人或物大体很好,只是有些小缺点。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本同末异 本:本原。末:末流。比喻事物同一本原,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同。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差毫厘 不差一毫一厘。
- 不动声色 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 不教而杀 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不刊之论 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 不郎不秀 原指不高不下。后比喻不成材。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