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台》
司马相如宅在州西笮桥,北有琴台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归凤求皇意,寥寥不复闻。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鉴赏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起首凌空而下,从相如与文君的晚年生活着墨,写他俩始终不渝的真挚爱情。司马相如晚年退居茂陵,这里以地名指代相如。这两句是说,司马相如虽已年老多病,而对文君...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清明、
登乐游原、
舟中晚望、
得乐天书、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
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
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
南歌子(雨暗初疑夜)、
阮郎归(绿槐高柳咽新蝉)
推荐诗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本末倒置 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并蒂芙蓉 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美。
- 博硕肥腯 博硕:形状大;腯:音‘途’,肥壮。指六畜肥壮。
- 不成体统 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 不痴不聋 人不傻,耳朵也不聋。常与“不成姑公”连用,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阿婆阿公。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