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虞世南 朝代:南北朝
诗人笔下的蝉是人格化了的蝉。三、四句借蝉抒情: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查看全部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关键要把握住...查看全部
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喝的是清冽的露水,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因为它站得高,声音自然传得远,并不是借了秋风。 注释①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也指...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秋浦歌十七首、杨柳枝(依依袅袅复青青)、捣练子令(云鬟乱)、早寒有怀、老将行、送沈子福之江东、清平乐(年年雪里)、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忆秦娥(临高阁)、红楼梦十二曲—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 推荐诗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