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二首·其二》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熏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推荐古诗:
京兆府新栽莲,时为周至尉趋府作、
南涧中题、
送柴侍御、
庆清朝慢(禁幄低张)、
永遇乐(落日熔金)、
池州翠微亭(经年尘土满征衣)、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读严子陵传(客星何补汉中兴)、
临江仙(壁上红旗飘落照)、
菩萨蛮(茫茫九派流中国)
推荐诗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土重迁 土:乡土;重:看得重,不轻易。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土重居 犹安土重迁。指留恋故乡,不愿轻易迁居异地。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无一用 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 波澜老成 波澜:波涛,形容文章多起伏;老成:指文章很老练。形容文章气势雄壮,语句老练。
- 博览群书 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