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二首·其二》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熏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推荐古诗:
垂钓、
江南春、
浪淘沙(青草湖中万里程)、
忆江南、
归嵩山作、
秋夜独坐、
送沈子福之江东、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读严子陵传(客星何补汉中兴)、
己亥杂诗(少年击剑更吹箫)
推荐诗句: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敖不可长 敖:通“傲”,傲慢。傲慢之心不可以滋长。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把玩无厌 拿着赏玩,不觉厌倦。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闻辩言 博:多。闻:传闻。辩言:巧言。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拔之志 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 不合时宜 时宜:当时的需要和潮流。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