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创作背景
这要从这首词创作的前一年说起,苏轼兄弟情意甚笃,苏轼作《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时,与苏辙已有六年没见面了。时至中秋,苏轼望月思弟,生出无穷悲欢之感,故有此作。全词以明月为线索,处处...查看全部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译文
我们离别的太久了,已经是七次中秋。去年的今天在东武之地,我望着明月,愁绪万千。没想到在彭城山下,一起泛舟古汴河上,同去凉州。有鼓吹助兴,惊起汀上的鸿雁。 坐中的客人,穿着华丽。月亮...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沙丘城下寄杜甫、
中山孺子妾歌、
新婚别、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行香子(天与秋光)、
怀渑池寄子瞻兄(相携话别郑原上)、
浣溪沙(天末同云暗四垂)、
放歌(天地太无情)、
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推荐诗句: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昂然直入 昂首挺胸地径直走进去。形容傲然威武的样子。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口莫辩 莫:不能;辩:辩白。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白不清。形容不管怎样辩白也说不清楚。
- 百念皆灰 种种念头都已消失成了灰。比喻心灰意冷。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费吹灰之力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 不可胜数 胜:尽;计:核算。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
- 不能自拔 拔:摆脱。不能主动地从痛苦、错误或罪恶中解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