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窗寒·玉兰》
绀缕堆云,清腮润玉,汜人初见。蛮腥未洗,海客一怀凄惋。渺征槎、去乘阆风,占香上国幽心展。□遗芳掩色,真恣凝澹,返魂骚畹。
一盼。千金换。又笑伴鸱夷,共归吴苑。离烟恨水,梦杳南天秋晚。比来时、瘦肌更销,冷薰沁骨悲乡远。最伤情、送客咸阳,佩结西风怨。
最伤情、送客咸阳,佩结西风怨创作背景
据此词作者忆去姬之意推测,此词应作于苏姬离词人而去之后,而词人这时尚在临安。即时在公元1246年(宋理宗淳祐六年),词人已离吴而往来于临安、绍兴间之时以后。...查看全部
最伤情、送客咸阳,佩结西风怨赏析
《琐窗寒》一名《锁窗寒》,双调九十九字。前片十句,四仄韵;后片十句,六仄韵。据近人杨铁夫《梦窗词笺释》中说:“题标‘玉兰’,实指去姬,诗之比体;上阕映合花,下阕直说人,又诗之兴体。...查看全部
最伤情、送客咸阳,佩结西风怨注释
①汜:一作“记”。②海客:一作“海谷”,一作“梅谷”。...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子夜四时歌、
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秋登兰山寄张五、
送杜十四之江南、
游子吟、
山居秋暝、
得乐天书、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
推荐诗句: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案兵束甲 放下兵器,捆束铠甲。指停止作战。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拜将封侯 拜为将领,封为列侯。古代形容功成名就,官至极品。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学多才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瞅不睬 不看也不答理。
- 不啻天渊 不啻:无异于。渊:深潭。无异于从云天之上到深潭之底。比喻差别极大。
- 不得人心 心:心愿,愿望。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拥护;得不到众人的好评。
- 不登大雅之堂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