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沙际路送从叔象》
独树沙边人迹稀,欲行愁远暮钟时。
野泉几处侵应尽,不遇山僧知问谁。
独树沙边人迹稀,欲行愁远暮钟时鉴赏
孤零零的树木,易变易逝的沙滩,人迹稀少的水边路。在这样一个僻静孤寂的境界,心中充满了离别的惆怅和对渺茫前途的忧虑。晚钟声中,似乎身与心都迷失了,何去何从,他只有将解脱的希望寄托在山...查看全部
独树沙边人迹稀,欲行愁远暮钟时译文及注释
水边沙地树少人稀,满腹离愁又被晚钟勾起。野泉侵路不知路在哪,不遇山僧谁解我心疑。注释从叔象: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韦氏逍遥公房有韦象先,为韦希仲子,乃韦应物之上一...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江上吟、
题峰顶寺、
初领郡政衙退登东楼作、
(七言绝句)沈下贤、
叹花、
题扬州禅智寺、
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推荐诗句: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热门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衣公卿 古时指进士。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是说虽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资望。
- 百无一能 什么都不会做。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亢不卑 亢:高傲;卑:低、自卑。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 不露圭角 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 不劣方头 劣:不好;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为方头。不以不通时宜为不好。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
- 不正之风 不正当的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