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泽东 朝代:近代
【十六字令】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黄帝问伯高说:邪气侵入人体,有时使人难以入睡,卧不安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伯高说:五谷进入胃中,它所化的糟粕、津液、宗气,分走三条道路。宗气积聚胸中,出于喉咙,以贯通心肺,使呼吸...查看全部
第一首写的是山的崔嵬和险峻,“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长征其实就是大范围的转移,前有崇山峻岭,后有几路追兵,这就促使部队快速行进,所以当毛泽东上到一高点回望时已经很高了,好像离天已经很近了。1934年12月,红军进入贵州,注释中的八宝山在贵州雷山县境内。毛泽东在这首小令里对山体的巍峨没有具体的描写,只是单单从自己在马上的感觉来说。试想,由于山势的险峻,坐在马上的人不得不上体前倾来保持平衡,这时他无暇顾及身后,等上到山巅,才能宽松地饱览周围的景色。而这时可以发现,原来苍浪的青天也仿佛伸手可及。这种描写是非常准确生动的,并不完全是毛泽东的伟大气势造就出了词本身的力量,而当时当地崔巍险峻的带有神话色彩的群山才是根本的材料。当然,当毛泽东把它们精确地描绘出来的时候,也显示出了他卓越的观察能力和超凡脱俗的审美眼光。...查看全部
闲来无事,翻开毛泽东诗词,第一眼看到的是《十六字令三首》,读这首诗,仿佛又看到了丛山竣岭之中,一支武器低劣、饥累疲劳的军队,面对数十倍敌军的前堵后追,上有飞机扫射、下有江河拦路的千难万险,依然保持着高昂的士气,在近二年的时间中,征途万里,披荆斩棘,攻关克难,终于突出重围………… ...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长相思、邯郸冬至夜思家、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夜归鹿门歌、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六年春遣怀八首(伴客销愁长日饮)、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出师讨满夷自瓜洲至金陵(缟素临江誓来胡)、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水龙吟(开时不与人看)
推荐诗句: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推荐游戏: 【泣归香阁恨】的下一句是什么、【五月造我语】的下一句是什么、【十室几人在】的下一句是什么、【继周八代争战罢】的下一句是什么、【[2] 他年我若为青帝】的下一句是什么、 【剑花秋莲光出匣】的上一句是什么、【临分赠马鞭】的上一句是什么、【好去莫回头】的上一句是什么、【鸡狗亦得将】的上一句是什么、【南浦清江万里桥】的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