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泽东 朝代:近代
【十六字令】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黄帝问伯高说:邪气侵入人体,有时使人难以入睡,卧不安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伯高说:五谷进入胃中,它所化的糟粕、津液、宗气,分走三条道路。宗气积聚胸中,出于喉咙,以贯通心肺,使呼吸...查看全部
第一首写的是山的崔嵬和险峻,“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长征其实就是大范围的转移,前有崇山峻岭,后有几路追兵,这就促使部队快速行进,所以当毛泽东上到一高点回望时已经很高了,好像离天已经很近了。1934年12月,红军进入贵州,注释中的八宝山在贵州雷山县境内。毛泽东在这首小令里对山体的巍峨没有具体的描写,只是单单从自己在马上的感觉来说。试想,由于山势的险峻,坐在马上的人不得不上体前倾来保持平衡,这时他无暇顾及身后,等上到山巅,才能宽松地饱览周围的景色。而这时可以发现,原来苍浪的青天也仿佛伸手可及。这种描写是非常准确生动的,并不完全是毛泽东的伟大气势造就出了词本身的力量,而当时当地崔巍险峻的带有神话色彩的群山才是根本的材料。当然,当毛泽东把它们精确地描绘出来的时候,也显示出了他卓越的观察能力和超凡脱俗的审美眼光。...查看全部
闲来无事,翻开毛泽东诗词,第一眼看到的是《十六字令三首》,读这首诗,仿佛又看到了丛山竣岭之中,一支武器低劣、饥累疲劳的军队,面对数十倍敌军的前堵后追,上有飞机扫射、下有江河拦路的千难万险,依然保持着高昂的士气,在近二年的时间中,征途万里,披荆斩棘,攻关克难,终于突出重围………… ...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题菊花、暮秋独游曲江、梧桐影(明月斜)、归嵩山作、黄花川、西归绝句(五年江上损容颜)、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秋对月有怀(未卜三生愿)、水龙吟(开时不与人看)
推荐诗句: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柳絮风轻,梨花雨细、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推荐游戏: 【桃花一簇开无主】的下一句是什么、【吴牛喘月时】的下一句是什么、【客无所托】的下一句是什么、【 他人方寸间】的下一句是什么、【边月随弓影】的下一句是什么、 【太液芙蓉未央柳】的上一句是什么、【崇敬牡丹期】的上一句是什么、【辞根散作九秋蓬】的上一句是什么、【黄鸟时兼白鸟飞】的上一句是什么、【东过梁宋非吾土】的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