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登徒子好色赋并序(大夫登徒子侍於楚王)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登徒子好色赋并序(大夫登徒子侍於楚王) 赏析

登徒子好色赋并序(大夫登徒子侍於楚王)

作者:宋玉 朝代:先秦

【登徒子好色赋并序】   大夫登徒子侍於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娴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娴丽,所受於天也;口多微辞,所学於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是时,秦章华大夫在侧,因进而称曰:「今夫宋玉盛称邻之女,以为美色。愚乱之邪臣,自以为守德。谓不如彼矣。且夫南楚穷巷之妾,焉足为大王言乎?若臣之陋目所曾睹者,未敢云也。」王曰:「试为寡人说之。」大夫曰:「唯唯。」   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足历五都。出咸阳,熙邯郸,从容郑、卫、溱、洧之间。是时,向春之末,迎夏之阳,鸧鹒喈喈,群女出桑。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臣观其美丽者,因称诗曰:「遵大路兮揽子祛,赠以芳华辞甚妙。」于是处子恍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眄。复称诗曰:「寤春风兮发鲜荣,洁斋俟兮惠音声,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因迁延而辞避。盖徒以微辞相感动,精神相依凭。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故足称也。   于是楚王称善,宋玉遂不退。

推荐古诗: 暮江吟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七绝(翻身跃入七人房)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千古奇冤)希望(我从山中来)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好事近(秋晓上莲峰)寄陈鲁山(诸公贵人识面稀)夜读有感(公卿有党排宗泽)三日寻李九庄(雨歇杨林东渡头)

推荐诗句: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推荐游戏: 【声名从此大】的下一句是什么【常存抱柱信】的下一句是什么【其一 四明有狂客】的下一句是什么【人亡余故宅】的下一句是什么【五原秋草绿】的下一句是什么【两女辍洗来趋风】的上一句是什么【连照甘泉云】的上一句是什么【颍水有清源】的上一句是什么【无奈宫中妒杀人】的上一句是什么【对之终自愧】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贫守道  安于贫穷,恪守信仰。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弊车羸马  破车瘦马。比喻处境贫穷。
  • 不辨真伪  辨:分辨。伪:虚假。无法辨别真的和假的。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堪入目  指形象丑恶,使人看不下去。
  • 不赞一词  一句话也不说。
  • 不知去向  向:方向。不知道哪里去了。
  • 不置褒贬  置:安放,这里有“加以”之间。褒:褒奖,夸赞,表扬。贬:贬低,指责。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巴高枝儿  比喻高攀。
  • 安乐窝  泛指安静舒适的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