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相逢未几还相别,
此恨难同。
细雨蒙蒙,
一片离愁醉眼中。
明朝去路云霄外,
欲见无从。
满袂仙风,
空托双凫作信鸿。
推荐古诗:
早发白帝城、李花赠张十一署、满江红(遥望中原)、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智通寺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菩萨蛮(茫茫九派流中国)、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送七兄赴扬州帅幕(初报边烽照石头)、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
推荐诗句: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推荐游戏:
【怜其不得所】的下一句是什么、【夜雨剪春韭】的下一句是什么、【自古有羁旅】的下一句是什么、【日暖泥融雪半消】的下一句是什么、【自怜春色罢】的下一句是什么、 【著鞭跨马涉远道】的上一句是什么、【[7]可以横绝峨嵋巅】的上一句是什么、【抚心茫茫泪如珠】的上一句是什么、【城楼枕水湄】的上一句是什么、【才高笑小诗】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摆袖却金 比喻为人廉洁,不受贿赂。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拜将封侯 拜为将领,封为列侯。古代形容功成名就,官至极品。
- 背本趋末 古代常以农业为本,手工、商贾为末。指背离主要部分,追求细微末节。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翼连枝 比翼:鸟名。传说此鸟一目一翼,须两两齐飞。比喻夫妇亲密不离。
- 筚门闺窦 筚门:柴门;圭窦:上尖下方的圭形门洞。形容穷苦人家的住处。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卑不亢 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 不辞而别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